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聊天室] 为善去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综观王阳明一生,少年立志作圣贤,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苦苦挣扎寻求平衡;时而苦读科举,时而格物致知,时而直言获罪流放,时而因名起复平叛,遽尔孤身一人平定宁王十年磨一剑精心策划的叛乱;藐视权贵,以极大的智慧游戏官场并兼济天下。后为苍生百姓功成身退,隐居著书立学,创立心学,与孔孟儒学,程朱理学分庭抗礼,成就一代宗师,古今圣贤。最后马革裹尸,客死征途,充分体现了心学为善去恶的最高境界。其行知学术为后代景仰并身体力行,孙中山,陶行知,被誉为海军军神的东乡平八郎,均在其行知理论下成就丰功伟业。
这倾倒苍生的心学理论,能让人为官则治国,从军则平天下,治学则成圣贤,出世则潜龙在渊,入世则飞龙在天,究竟是怎样的理论才能如此实用高妙,高山仰止?
王阳明在最后出征前所吟的心学四诀,便是道尽其中奥妙:天地虽大,但有一心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是以无论贫贱显贵,国家有难,蹈死不顾,黎民有危,名利云烟。可上九天揽月,可隐三山摘星。何妨富贵荣华,无视清贫僻远,惟有心守善念,事事远追圣贤。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而无善无恶,意念一动便有善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念中如知善知恶就产生了良知,良知指导实践(格物)便是心学根本:为善去恶。光有良知是不够的,如史可法;良知指导实践方是王道,如孙中山。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善恶方行知。
江湖行走,携诗弃剑,也许离为善去恶不远也
江湖行走,仗剑吟哦,亦平生之快事
江湖行走,携诗弃剑,也许离为善去恶不远也
石头 发表于 2012-8-20 14:47
诗虽善事,剑非恶因,诗剑江湖,方能为善去恶。
江湖行走,仗剑吟哦,亦平生之快事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12-8-20 15:2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