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词谱&例词 《临江仙》

本帖最后由 落花无言 于 2010-2-20 10:45 编辑

词牌:临江仙
词谱: ◎●◎○○●●,◎○◎●○△。◎○◎●●○△。◎○○●●,◎●●○△。
           ◎●◎○○●●,◎○◎●○△。◎○◎●●○△。◎○○●●,◎●●○△。   
(其中: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押平韵 ▲押仄韵)

例词
后蜀-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 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 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 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 清露泣香红。

宋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1)本调六十字,十句,前后片各三平韵。亦有五十八字者,或其前后片起句由七字句减为六字句(见例二);或前后片第四句(见例一)由五字句减为四字句,诸家词格小有出入,而以六十字为较多见。(2)例一作者原在后蜀为宫,蜀亡,作者以此词志亡国之痛。前片列举五种情况的变异,宫门被金锁锁着,园林一片寂静。绮窗对着秋空发愁,蜀帝一去不返,玉楼的弦管歌声,也已随风而断。表面上写的是景物,实则其中有著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后片用明月的无知(还照深宫)和藕花的暗伤(清露泣香红)作鲜明的对照,以进一步刻画亡国之痛,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虽然作者寄托的亡国之痛同人民有很大的距离,但这种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是值得学习的。例二为作者追念情人之作。开头两句写梦回酒醒后的寂寞感觉。由此两句引起去年春天伤别的情思。“落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无知的燕子来反衬有情的人,前者成双成对而后者却孤孤单单,能不更加忆着意中人?后片重在回忆,前三句写初见小蘋时的印象:她穿着一件有两重心字纹组成的罗衣,从琵琶弦上透露着恋情,当初照着小蘋归去的明月还在,可人却不知去处了。结尾这两句绕有余味。这首词的写作特色也是善于通过形象说话,娓娓道来,曲折多情,其中尤以“落花”两句,最优美动人。但这两句却非出自作者之手,而是五代翁宏《残春》中的两句诗,翁诗的前两句为:“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从全篇来看,翁诗平谈无奇,故虽有此佳句,仍显不出光彩,放入晏词,却似锦上添花,成了“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谭献《复堂诗话》)。
使用词牌临江仙的词
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 危弦几夜离情。 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 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 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 云鸿相约处, 烟雾九重城。  
李廷忠
人物风流真罕见, 何须尘外求仙。 绿龟千岁稳巢莲。 醉倾金凿落, 笑拥玉◇娟。  
须信日边消息好, 寒花也作春妍。 笙歌乐地酒中天。 功名无限事, 都在寿觞前。  
姚述尧
橘绿橙黄秋正好, 霜飙洗尽炎威。 园林木落望中奇。 俊游方得意, 楚客为谁悲。  
况有风流文字饮, 何妨同醉东篱。 狂歌犹记少陵诗。 地偏初衣裌, 山拥
陈克
老屋风悲脱叶, 枯城月破浮烟。 谁人惨惨把忧端。 蛮歌犯星起, 重觉在天边。  
秋色巧摧愁鬓, 夜寒偏著诗肩。 不知桂影为谁圆。 何须照床里, 终是一人眠。
辛弃疾
醉帽吟鞭花不住, 却招花共商量。 人生何必醉为乡。 从教斟酒浅, 休更和诗忙。  
一斗百篇风月地, 饶他老子当行。 从今三万六千场。 青青头上发, 还作柳丝长。  
秦观
客路光阴浑草草, 等闲过了元宵。 村鸡啼月下林梢。 鸾声惊宿鸟, 霜气入重貂。  
漠漠风沙千里暗, 与头一望魂消。 问君何事不辞劳。 平生经世意, 只恐负清朝。  
李弥逊
多病渊明刚止酒, 不禁秋蕊浮香。 饮船歌板已兼忘。 吴霜羞鬓改, 无语对红妆。  
小捻青枝撩鼻观, 绝胜娇额涂黄。 独醒滋味怕新凉。 归来烛影乱, 敧枕听更长。  
苏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 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 花开又花谢, 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 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 依旧梦魂中。  
无名氏(宋)
快活无过庄家好, 竹篱茅舍清幽。 春耕夏种及秋收。 冬间观瑞雪, 醉倒被蒙头。  
门外多栽榆柳树, 杨花落满溪头。 绝无闲闷与闲愁。 笑他名利客, 役役市廛游。  
李石
有宅一区家四壁, 年年花柳深村。 父兄随处宴鸡豚。 折腰归去, 何苦傍侯门。  
拟射九乌留白日, 假饶立到黄昏。 卧龙老矣及三分。 不如把手, 堂上宴芳尊。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 六年往事堪惊。 回头双鬓已星星。 谁知江上, 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 使君犹寄边城。 只愁飞诏下青冥。 不应霜塞晚, 横槊看诗成。  
朱敦儒
西子溪头春到也, 大家追趁芳菲, 盘雕翦锦换障泥, 花添金凿落, 风展玉东西。  
先探谁家梅最早, 雪儿桂子同携, 别翻舞袖按新词, 从今排日醉, 醉过牡丹时。  
刘过
红袖扶来聊促膝, 龙团共破春温。 高标终是绝尘氛。 两箱留烛影, 一水试云痕。  
饮罢清风生两腋, 余香齿颊犹存。 离情凄咽更休论。 银鞍和月载, 金碾为谁分。  
辛弃疾
莫向空山吹玉笛, 壮怀酒醒心惊。 四更霜月太寒生。 被翻红锦浪, 酒满玉壶冰,
小陆未须临水笑, 水林我辈锺情。 今宵依旧醉中行。 试寻残菊处, 中路侯渊明。  
毛滂
莫恨那回容易别, 不妨久远情肠。 为人留下旧风光。 花枝长好在, 馥馥十年香。  
便是旧时帘外月, 却来小槛低窗。 朦胧影里淡梳妆。 相看如梦寐, 回首乍思量。  
张继先
莫怪精神都素淡, 全谙千载松头。 羽人幽意苦相投。 殷勤争点写, 展转动吟酬。  
况有咸阳兄弟事, 教人闻见忘忧。 我生曾是眷仙标。 一从挥洒後, 相继未能休。  
刘克庄
落魄长官江海客, 少豪万里寻春, 面今憔悴向溪滨, 断无觞咏兴, 惟有簿书尘。  
手插海棠三百本, 等闲妆点芳辰, 他年绛雪映红云, 丁宁风与月, 记取种花人。  
许庭
不见灞陵原上柳, 往来过尽蹄轮。 朝离南楚暮西秦。 不成名利, 赢得鬓毛新。  
莫怪枝条憔悴损, 一生唯苦征尘。 两三烟树倚孤村。 夕阳影里, 愁杀宦游人。
本帖最后由 落花无言 于 2010-2-20 10:26 编辑

词例: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私倚处,遥见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畔,犹有堕钗横。 --欧阳修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攲枕簟,檐影挂星河。 --叶梦得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苏东坡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

说明: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注意:临江仙 词牌是诸多词家偏爱的词牌。也有不少优秀作品流传。其曲调特点是婉约缠绵,七言、六言、七言、五言、五言 这样的结构错落有致,便于形成曲折叠复之势。至于句读节拍,这里举例一下。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前两句宜为一节,七言句起势,六言句有缓和缓冲收止之势。
小楼西角断虹明。                   第三句复为七言,又见抬势。此句处词牌中枢之位置。最好是能承前启后,才能顾盼生辉。承接前一节而起,又能引发下一节发端。
阑干私倚处,遥见月华生。            两个五言句,为一节。承前而发第一个五言,第二个五言或收或放,形成曲宕之势。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晶双枕畔,犹有堕钗横。            下片结构类似上片。另外说一下,两个五言句,有些人喜欢用对仗。用好了可以增强不少效果。
(转:鸿渐)
《临江仙》


临江仙

池外轻雷池上雨,
⊙●⊙○○●●(句)
雨声滴碎荷声。
⊙○⊙●○△(平韵)
小楼西角断虹明。
⊙○⊙●●○△(协平韵)
阑干私倚处,
⊙○○●●(句)
遥见月华生。
⊙●●○△(协平韵)

燕子飞来窥画栋,
⊙●⊙○○●●(句)
玉钩垂下帘旌。
⊙○⊙●○△(协平韵)
凉波不动簟纹平。
⊙○⊙●●○△(协平韵)
水晶双枕畔,
⊙○○●●(句)
犹有堕钗横。
⊙●●○△(协平韵)
使用词牌临江仙的词

后蜀-鹿虔扆《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宋-王之道《临江仙》
红楼缥缈光风里,熙熙和气欢声。遏云馀韵最关情。春山闲淡淡,秋水醉盈盈。
老去自怜心尚在,相逢殊慰劳生。纹楸聊复戏同枰。试烦歌一曲,须借酒三行。
临江仙
池外轻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私倚处, 遥见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 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晶双枕畔, 犹有堕钗横。
苏东坡《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殻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宴小山《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阅《花间集》,最初收录有张泌所作《临江仙》一首: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后有毛文锡,下阕后两句为“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牛希济《临江仙》云“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
以上三位作《临江仙》其字数为58字,属小令,句数皆为十。字数排列为76745 76745。

至和凝作《临江仙》,句数和字数始有突变。其所作《临江仙》二首,均收录于《花间集》。现录其一首,观其词风之变:
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此时和凝所作字数为54,句数为八。字数排列为7677 7677。

至顾夐,《花间集》录其《临江仙》三首,其二、其三,未有变,皆效张泌等人。有其一。断句甚奇。观之:
碧染长空池似镜,倚楼闲望凝情。满衣红藕细香清。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横。
暗想昔时欢笑事,如今赢得愁生。博山炉暖淡轻烟。蝉吟人静,残日傍,小窗明。

此首总字数为60,句数为十二。始有总数为60字《临江仙》出现,其字数排列为767433 767433。

至顾之后,《花间集》有孙光宪、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诸人所作《临江仙》格律未尝有变,均以张泌等人所作《临江仙》为词牌。

又阅《唐宋名家词选》,唐代只录鹿虔扆与李煜《临江仙》二首。
鹿氏词有“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句。
李煜所作《临江仙》依耆旧续闻补,云: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后有苏子由题云:“凄凉怨慕,真亡国之音也。”
以上唐人作《临江仙》多以58为总字数,字数排列以76745 76745。

自宋代,有欧阳修填《临江仙》云“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仍依唐时格律。
至晏几道,词牌又有变。始有: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此首总字数仍为58,句数仍为十句,但字数排列又出新,为66755 66755。

后至苏东坡作俺专业 手摸总字数又增至60,句数为十,字数排列为76755 76755,始形成宋人作《临江仙》的词牌规范: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后有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词”云: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返回列表